(网经社讯)近日,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互联网企业高管受贿案,饿了么前CEO韩鎏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抓获,涉案金额高达4000万元,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详情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zjddff/)
出品 | 网经社
编辑 | 黄玉宙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两年敛财4000万 7人落网
7月24日,上海警方通报破获一起互联网企业高管受贿案,抓获7名嫌疑人,涉案金额超4000万元。涉案人员为饿了么前CEO韩鎏(花名昊宸),其于2023年7月起伙同他人,利用物流配送业务管理权收受供应商贿赂。调查显示,韩鎏等人通过宴请收受财物,并将赃款分散藏匿。2025年6月,饿了么内部调查发现其涉嫌职务犯罪后主动报案,警方随后在浙江等地实施抓捕。目前7名嫌疑人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公开资料显示,韩鎏自2011年天津大学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专业毕业后,十余年间辗转京东、阿里、饿了么等头部平台企业,历任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总经理、阿里同城零售副总裁、饿了么CEO及即时物流中心负责人等核心职务,其职业轨迹覆盖电商物流、即时配送、本地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
案件的发现过程始于2025年5月,饿了么通过内部审计发现韩鎏等人在任职期间存在利用职权为供应商获取优质配送区域提供帮助并收受贿赂的情况。随后,公司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接报后,上海经侦总队迅速根据企业报案材料开展核查走访,研判认为韩鎏等人的行为已涉嫌经济犯罪,随即开展立案侦查。在掌握确凿证据后,警方于2025年6月20日在上海张江办公室开展收网行动,韩鎏被警方带走。此次行动中,警方共抓获韩鎏等三人以及向其行贿的刘某等四名供应商负责人,七人分别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从时间线来看,韩鎏的受贿行为始于2023年7月,持续至2025年2月,短短两年时间内,三人共30余次收受供应商行贿款物达4000余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韩鎏在2025年2月被调离CEO岗位后仍继续分管物流业务,这表明其腐败行为可能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并在权力调整后仍未收敛。
商业贿赂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更让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优质服务,最终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权力闭环与隐蔽受贿
韩鎏案中的受贿手法极为隐蔽,他利用亲属离岸账户转移赃款。根据警方通报,韩鎏通过堂弟、配偶等亲属在境外设立的账户收受供应商贿赂,包括房产、现金等多种形式。例如,生鲜供应商"鲜丰达"向其堂弟赠予巴厘岛别墅,广告商"星烁传媒"向其配偶转账800万元"业务提成"。这种通过亲属账户进行的"间接受贿",使得资金流向更加复杂,难以被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及时发现。
韩鎏等人不仅直接收受现金,还要求供应商根据业务利润情况按比例分成,将腐败行为包装成正常的商业合作模式。这种"利润分成"的模式使得贿赂金额与业务增长直接挂钩,变相扩大了腐败收益,同时也增加了调查难度。
另外,为掩人耳目,韩鎏等人将收受的巨额财物分散存放于多处租住房屋内,形成"赃物网络",避免集中存放带来的风险。警方在浙江等地的出租屋中发现了大量现金、黄金等贵重物品,这些物品通过频繁接受供应商宴请等方式获取,随后迅速转移至不同地点。
供应商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是另一个突出问题。饿了么的供应商准入和考核评估主要依赖业务经理线下沟通协商,既没有建立公开透明的招标制度,也缺乏第三方审计监督机制。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互联网大厂贪腐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互联网大厂纷纷密集通报反腐案例,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小米、360、滴滴出行、去哪儿、小米、作业帮、字节、网易、微博等。
曹磊认为,互联网行业流量为王,而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掌握行业内的流量命脉,手握部分职权成为某些企业内部员工腐败的滋生源泉。这种腐败对于电商企业本身是一种慢性的侵蚀,不仅导致整个平台与供应商关系紧张,还严重伤害了用户的体验。
三、权力失控——行业顽疾如何根治?
一直以来,反腐工作在互联网企业中尤为重视,其内部设有专职反腐部门,其中,阿里就有廉政合规部。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至今天,阿里系企业反腐事件达17起。
从财务角度看,阿里本地生活集团2024财年收入为598.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但经调整EBITA仍亏损98.12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继续增长至161.34亿元,但亏损收窄至23.16亿元,主要得益于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的改善。然而,韩鎏案可能带来额外的合规成本和潜在的法律赔偿,对集团的财务状况造成压力。
如何健全相关机制抑制贪腐事件发生?浙江省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网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姜子华建议,第一,分权+透明: 关键决策多人参与,业务流程线上留痕可查。第二,举报闭环,设独立举报通道严惩腐败,司法快速协作严惩违规。第三,管好伙伴: 审核供应商,签反腐协议,建黑名单。
2025年1月16日,腾讯交出反腐“成绩单”,2024年全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百余起,百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解聘,其中二十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从内部看,腾讯披露的21起案件,涉及的事业群主要包括IEG(互动娱乐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和PCG(平台与产品事业群)等多个部门。其中,IEG事业群、CSIG事业群是内部腐败高发领域,分别有9起、6起。此外,PCG有3起案件。
2024年,字节跳动在其年度反腐报告中披露,全年共辞退违规员工353人,其中39人因涉嫌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字节跳动的反腐行动不仅针对个别员工,还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和业务线。公司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监察,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合规管理体系。
美团同样在反腐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美团曾单次通报89人因贪腐行为被查处,甚至包括实习生。这一事件反映了美团在反腐方面的决心和力度。美团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和举报机制,努力营造一个清廉的工作环境,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韩鎏曾被视为行业标杆人物,2024年提出的"AI驱动物流生态共赢"战略更被视为平台经济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创新实践。然而,短期的贪婪彻底葬送了长期的职业发展。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特别是年轻高管,应当把目光放长远,认识到职业声誉的积累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而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次错误的抉择。韩鎏案涉案金额高达4000余万元,已远超刑法中"数额巨大"的标准,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互联网从业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商业贿赂绝非"行业潜规则",而是明确的法律红线。
当前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AI和区块链技术进行反腐监控,但主要集中在商家资质和商品合规性方面,对供应商资金流的监控仍存在盲区。企业应当建立"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应当加强对高管亲属账户的监控,防止腐败行为通过"影子公司"和离岸账户进行转移。企业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供应商准入和考评机制,引入第三方审计和独立评审委员会,减少人为干预。
【法律合规成果】
网经社在消费维权、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并得到有关部委、消协的肯定。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发布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2016年承担承接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调研课题项目;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与《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座谈会上,发布《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
2024年9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消法》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
【小贴士】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